描述
探索集體無意識
- 夢海星圖、團體扁舟、藝術索驥 工作坊
在分析心理學中,集體無意識是個人心靈的一部分,也是連繫著我們個人與群體之間的無意識紐帶,在我們探索自性和追求發展時至關重要。然而,要能夠意識到集體無意識的存在,甚至能夠去辨識和分析,就需要用開放的態度和靈活的方式去靠近集體無意識。
本工作坊將從集體無意識中的文化情結做一個開啟點來認識和思考集體無意識,然後體驗用社會夢矩陣來觀察集體無意識和社會的因果關係。社會夢矩陣是英國心理學家佐登勞倫斯(Gordon Lawrence)和同事們在1980年代發展出以團體形式、透過社會空間來分享夢、並且與夢工作。
建立一個讓夢與夢對話的空間,透過自由聯想矩陣中分享的夢,轉化關於夢的思考,找出連結、建立關係,並且探索新想法。
下午的時間將從如何從藝術的角度去開放視野和意識,並且以此來分析集體無意識。接著會以人本主義卡爾羅傑斯的會心團體方式,進行一場由藝術態度引領的文化與自我的半結構式團體對話交流。
最後會有一個針對當日主題和此時此刻的問答與討論,為整天的工作坊做一個總結和未來的開啟。
注意事項
- 為維護講師與學員權益,本課程禁止私下錄音錄影,課程內容不得以任何形式外傳,不可上傳任何網站或平台,更不可私下銷售販賣,課程結束之後由主辦單位提供回看影片(觀看期限為三個月)。
- 為創造安全的學習空間,請遵守專業倫理、尊重討論中可能呈現的案例隱私,請勿在本課程外與非本課程學員討論案例隱私內容。
- 如有違反以上保密事項,將立刻取消上課資格,不退還報名費,情節嚴重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 工作坊人數上限20人、未滿10人不開課
- 參加人員限心理相關專業人員。待資格審核通過後再通知匯款。
退費原則:
課程開始前可退費,需酌收行政程序費100元,課程開始後則恕不退費
課程時程表
09.00 – 09:15 主題介紹
09:15 – 10:15 心理分析與文化情結
10:15 – 10:30茶歇
10:30 – 12:00 夢矩陣:體驗以團體方式與集體無意識對話
12:00 – 13:30 午休
13:30 – 14:30 以藝術美學的態度看「夢覺與形神」之間
14:30 – 16:00 會心團體:跨文化和跨自我的相遇
16:00 – 16:15 茶歇
16:15 – 17:00 問答與總結
🌟本活動申請諮商、臨床繼續教育積分中
課程平台
現場進行。
地點
實踐大學(台北市中山區大直街70號)
匯款資訊與報名方式
報名方式:
參加人員限心理相關專業人員。請填妥報名表後,待資格審核通過後再通知匯款,並在匯款後來信本會信箱analyticalpsy.tw@gmail.com,告知姓名、匯款日期、匯款帳號後五碼、匯款金額,待本會對帳完畢回覆後始完成報名程序。
前往報名
線上報名表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0P_jyzJ0DIJWWKsF2FvOIQeWPxWoqSnY1etDenfooVV0E6g/viewform

廣梅芳
IAAP榮格分析師、
台灣臨床心理師、
丹麥執業心理師、
日本臨床心理士
日本九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社會暨組織心理學碩士
譯有《日本人的心靈與傳說》(心靈工坊)、《生命週期完成式》(張老師文化)等書
目前旅居於哥本哈根,不定期往返台灣與上海。
主辦單位|臺灣榮格⼼理學會
協辦單位|實踐大學家兒所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